格桑花盛放上海,萨迦艺术团襄阳公园跳起藏族舞

五一假期首日,上海襄阳公园成了花的海洋。正值上海国际花展期间,牡丹、郁金香与格桑花的意象跨越 5000公里遥相呼应,一场别具一格的萨迦文旅春日游园会在此启幕。

萨迦县隶属西藏日喀则市。作为藏传佛教萨迦派发祥地,萨迦寺被誉为 “第二敦煌”。徐汇与萨迦情谊深厚,多年来,徐汇区扎实开展援藏工作,为萨迦中学建设现代化宿舍楼,助力学子逐梦;搭建 “远程医疗云医院”,守护高原群众健康;建设美丽乡村示范点,全面改善村居和农牧民生活设施;积极引入高原藜麦、藏红花种植等优质产业项目,助力群众增收。这些实实在在的帮扶,不仅加深了两地情谊,也为此次文旅市集增添了温情。

萨迦文旅春日游园会在徐汇襄阳公园启幕。

活动现场宛如一场 “非遗视听狂欢”。萨迦古城艺术团的歌手唱响《天路》《青藏高原》等经典歌曲,藏族舞者身着精美刺绣服饰展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吉祥索舞》,精彩的表演赢得观众阵阵喝彩。

藏族舞蹈表演。

萨迦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索朗扎西化身推介官,为现场观众深入解读萨迦的文旅特色。5月1日,“上海-日喀则”直飞航线正式通航。从日喀则市驱车2小时行驶150公里即可抵达古城萨迦。针对上海市民普遍关心的高原反应问题,索朗扎西特别作出回应,“如今的萨迦在旅游配套设施上已实现大幅升级,特别是氧气供应设施完善充足,大家无需过多顾虑。”

索朗扎西推介萨迦文旅。

踏入市集,仿佛走进藏地的文化长廊。非遗唐卡体验馆内,唐卡珍品细腻精美,神话故事跃然布上,引得观众连连赞叹;银器、铜器和泥塑面具展区,独特的造型和古朴质感吸引众人目光,萨迦工艺在社交平台 “出圈”。特产展区里,萨迦藜麦、藏红花、手工藏香等高原特产整齐摆放,散发着独特魅力。

热闹的市集

泥塑面具展区

科技感十足的 AI 换装体验区人气爆棚,游客一键换上藏装,定格 “藏地大片”;“香饮小铺” 飘出奶香,一杯热甜茶驱散疲惫;格桑花种子墙前,游客带走一包种子,也珍藏了对萨迦的美好期许。主题墙 “如歌的旅程,三色的萨迦” 轻触即播放悠扬藏歌,萨迦文旅资源展示墙吸引众人咨询旅游攻略,为奔赴萨迦提前规划。

格桑花种子墙和藏歌墙。

集市上还特设别具一格的非遗课堂,在藏装课堂,索朗扎西书记化身“时尚导师”,揭秘藏族服饰的“时尚密码”。藏香与唐卡课堂里,学员们可亲手制作藏香、绘制唐卡,沉浸式感受萨迦非遗的独特韵味。

唐卡非遗课堂。

索朗扎西介绍,市集中的许多产品都体现了徐汇区援萨迦县的成果。例如现场一款藏香产品与上海博物馆联名,藏香采用日喀则萨迦八思巴藏香的制作技艺,选用四十多种高原天然香材制作,香具则是通过传统烧瓷工艺制成的行炉、镂空瓷器和瓷盘等,其设计灵感源自上博馆藏文物。集市上的藜麦产品则来自徐汇援藏引入的优质品种,“原先农户种青稞,只能自给自足。现在藜麦产量是青稞的3倍,一斤售价可达10元-20元,大大提高了百姓收入。”牧区常见的牛羊皮被开发制作成精美包具,给牧民增收提供了途径。

萨迦与上博合作的非遗藏香。

“在援藏干部的帮助下,我们利用萨迦当地农牧产品资源和非遗资源,开发出更多和市场接轨的文创产品。” 索朗扎西表示,“这场市集将雪域萨迦带到上海市民面前,希望更多人接触、了解萨迦之后,来到西藏,来到萨迦。”

本次萨迦县来沪系列交流活动亮点丰富。4月27日,“初心跨山海・共汇同心圆”上海第十批援藏纪实与日喀则非遗交流展在朵云轩艺术中心美术馆开幕,展览持续至5月5日。4月28日,萨迦古城文旅推介走进上海音乐学院,与人工智能音乐疗愈重点实验室、民族音乐系和声乐歌剧系开展跨越地域与文化的艺术对话。4月28日和30日,萨迦古城艺术团分别在日喀则文化旅游(上海)推介会暨“上海-日喀则”直飞航线通航仪式、2025上海国际花展徐汇分会场启动仪式上带来精彩演出。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联络组、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徐汇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联合指导,萨迦县人民政府与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萨迦小组共同主办,萨迦县文化和旅游局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