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向多省份反馈统计督察意见
国家统计局近日接连向多个省份反馈统计督察意见。
例如,5月15日,国家统计局向海南省委、省政府反馈了2024年常规统计督察意见。督察发现,海南省统计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落实防治统计造假主体责任不够扎实,推动省直单位和市县落实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责任制不到位。二是引导推动地方各级领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还有偏差,给统计数据真实性带来风险隐患。三是统计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调不够,有的监督贯通协调机制落实不到位。四是统计法规和地方统计调查制度执行存在不足,首轮统计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不彻底。五是有的企业(项目)统计数据存在失实问题。
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刘小明表示,督察组反馈意见既肯定了海南省统计工作取得的成绩,也客观中肯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海南诚恳接受、照单全收、立行立改。
5月15日,国家统计局向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反馈了2024年常规统计督察意见。督察发现,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指导督促本地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治统计造假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还有差距,个别地方、部门学得不够深、悟得不够透。二是落实防治统计造假责任仍有短板,有的市县(区)首轮统计督察整改还不扎实。三是组织推动本地区有效履行统计法定职责还不完全到位,个别地区将统计部门法定职责违规授予其他部门。四是有的企业(项目)统计数据存在失实问题。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常务副主席陈春平表示,督察组的反馈意见充分肯定了宁夏统计工作和取得的成效,客观中肯指出存在的问题,明确了整改要求,宁夏诚恳接受、照单全收,举一反三、全面整改,不折不扣抓好督察整改“后半篇文章”。
同在5月15日,国家统计局向重庆市委、市政府反馈了2024年常规统计督察意见。督察发现,重庆市统计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推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不够到位,有的领导干部未能深刻认识统计造假的严重危害性和防治统计造假的极端重要性,以数据造假谋取虚假政绩问题仍有发生,有的地方以“调度经济”为名调度数据、干预统计工作。二是落实防治统计造假责任还有差距,统计督察整改和专项治理行动成效尚不巩固,有的区县统计造假等问题依然存在。三是组织推动统计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协调仍有短板,监督合力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四是有的企业(项目)统计数据存在失实问题。
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新武表示,对于督察组反馈的问题,重庆照单全收、深刻反思、坚决整改,将切实把统计督察问题整改转化为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在5月15日向辽宁省委、省政府反馈了2024年常规统计督察意见时,国家统计局介绍,督察发现,辽宁省统计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推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不够到位,有的未能深刻认识统计造假的严重危害性和防治统计造假的极端重要性,有的地方以“调度经济”为名调度数据、干预统计工作。二是落实防治统计造假责任还有差距,统计造假责任追究不到位。三是首轮统计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不彻底。四是省级统计督察质效不高,工作机制还不健全。五是有的企业(项目)统计数据存在失实问题。
辽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健表示,督察组反馈的意见客观中肯、切中要害,提出的整改意见针对性、指导性很强,省委、省政府诚恳接受、照单全收、坚决落实。
稍早前的5月14日,国家统计局还向浙江省委、省政府和山西省委、省政府反馈了2024年常规统计督察意见。
督察发现,浙江省统计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推动地方领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不够有力,有的干部政绩观存在偏差,制定目标任务层层加码,有的地区存在干预统计工作现象。二是有的领导干部对统计造假的极端危害性认识不足,落实防治统计造假责任不到位。三是执行统计法、国家统计政令和统计调查制度不够严格。四是首轮统计督察反馈的部分问题整改落实不到位。五是有的企业(项目)统计数据存在失实问题。
浙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文光表示,督察组反馈意见既肯定了浙江省统计工作取得的成绩,也精准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浙江诚恳接受、全盘认领,下一步将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务实的作风,扎实推进反馈问题整改,确保整改见底见效。
督察发现,山西省统计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防治统计造假责任落实不够到位,有的领导干部仍存在比数据、看速度、争位次的意识,影响统计调查对象独立填报数据等行为仍有发生。二是执行统计法律法规不够严格,组织推动统计违纪违法问题查处和责任追究不力。三是建立防治统计造假贯通协调机制有不足,防治统计造假合力仍未形成。四是有的企业(项目)统计数据存在失实问题。
山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卢东亮表示,对于督察组反馈的问题、提出的整改意见,诚恳接受、照单全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