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嘉宾共商全球性战略人才培养,智库报告称全球领导力人才缺口达1400万
5月2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全球领导力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承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组织学院合作举办的首届全球领导力论坛“全球治理与面向2050年的领袖人才培养”国际研讨暨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与会中外嘉宾共商全球性战略人才培养,共谋全球治理未来。

首届全球领导力论坛“全球治理与面向2050年的领袖人才培养”国际研讨暨成果发布会举办。中国人民大学供图
在当天的活动上,来自高校、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以及国际组织的中外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探讨AI时代如何培养更多符合时代需求、世界需求、中国需求的未来国际性领袖型人才。
研讨会上还发布了《百年变局与面向2050的全球领导力人才培养智库报告》。报告指出,目前全球在领导力人才方面面临结构性矛盾,各方人才缺口合计超过1400万,并提出了培养领导力人才的四大方向和五大举措。
报告指出,随着百年变局的加速演进,传统的西式全球领导力愈发难以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全球正面临“领导力赤字”的困境。在此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新型全球领导力和领导力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报告强调,面向2050的全球领导力人才应具备驾驭复杂变局的战略视野与行动智慧,以应对技术革命、气候危机、多极秩序重塑和代际更迭等多重挑战。
报告提到,面向2050的全球领导力人才的内涵应超越单一国家视角,聚焦四大国际性维度。一是培养能调和多元文明治理逻辑、构建“公平-包容-可持续”全球公约数的价值引领者;二是构建涵盖数字伦理、气候正义、代际公平的复合型治理知识库,培育能设计弹性制度框架的战略建构者;三是以全球治理体系重构与区域发展失衡为实践场域,锻造具备“技术-制度”协同创新能力的新型领导者;四是推动国际标准互认、数字教育资源共享与多边实践平台共建,培育能在文明碰撞中提炼新的元规则的制度革新者。
报告指出,目前全球领导力人才面临六大供需结构性矛盾,各方人才缺口合计破1400万。一是面临全球经济治理与跨文化协同的复合型人才缺口。二是面临数字技术治理与战略转化的创新型人才断层。据相关预测,当前全球AI人才供需比仅为0.5;到2030年,中国对AI专业人才缺口可能高达500万人。三是面临可持续发展目标与ESG实践的整合型人才真空。明晟公司预测,2025年全球ESG人才缺口将超过500万人。四是面临冲突预防与全球安全治理的战略型人才赤字。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战略网络安全人才框架》显示,当前全球网络安全专业人才缺口高达400万人。五是面临跨国危机管理与韧性建设的协同型人才匮乏。六是面临代际价值重构与数字文明衔接的过渡型人才断档。这些矛盾严重制约了全球领导力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亟待国际社会共同关注和解决。
报告提出了面向2050全球领导力人才培养的四大方向与五大举措。报告建议,以CDGs2050为框架,整合技术驱动、全球协作、绿色转型、包容韧性四大支柱,构建全球领导力人才培养的四象限图,包括“个人+技术”导向的数字时代复合型领导力、“集体+制度”导向的全球治理与多边合作领导力、“个人+制度”导向的可持续发展领导力以及“集体+技术”导向的全球互联与韧性领导力。
此外,报告还提出了五个创新人才培养举措。一是科技向善与普惠领导力举措:推广“科技向善”理念,设立“社会创新实验室”;二是创新型产学研协同的实践模式:推出“全球领导力实习计划”;三是女性与多元包容领导力:借鉴“女性影响力联盟”经验,关注发展中国家女性赋权;四是构建“AI+教育”的数智引领课程体系:融合DeepSeek、ChatGPT等AI模型,提升人才培养的个性化、智能化水平;五是探索融合红色基因与全球视野:强化历史逻辑教育,将中国共产党的治理智慧融入领导力培养框架,塑造兼具家国情怀与全球责任感的领导者。
在成果发布环节,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全球领导力学院院长王文发布了《世界看新时代中国2025》《国家复利式发展与中国发展优势》图书和《百年变局与面向2050的全球领导力人才培养》智库报告。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培养具备全球领导力的领袖人才对当今世界极为重要。全球需共同思考在跨文化语境下如何进行全球领导力人才培养的战略规划,并着重研究如何进一步增强人才的创新、组织、研判、跨文化交流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