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余年产业积累,“江苏绿心”金湖炼就“超级石油工具箱”

春夏之交,地处江淮平原的淮安市金湖县将迎来一场盛会。第五届淮河华商大会即将在淮安举办,作为分会场,金湖将力邀来自各地的优质客商参会,围绕石油机械产业,共谋创新发展大计。

金湖位于南京市区以北100公里处,是一座因水而生的城市,被高邮湖、白马湖、洪泽湖三湖环绕,蜿蜒曲折的三河穿城而过。长期以来,金湖因水韵美景、淮扬美食而闻名,而让外界刮目相看的是,金湖同样是产业发展的热土。

石油机械是金湖的地标产业之一。数据显示,目前金湖全县有石油机械(含煤矿机械)产业链企业近100家,规上企业占比超六成,涌现出金石集团、西派集团等骨干企业。去年,金湖石油机械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达46.2亿元。历经几十年发展,金湖石油机械产业完成了数轮迭代和进化,当下正向着更高端化、更智能化的方向迈进。

石油机械生产车间  本文图片均由金湖县委宣传部提供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金湖县获悉,本次会议目标明确,就是要持续进行强链补链,加大力度招引一批龙头企业,实现石油机械产业的拔节生长。

小县城要迸发大能量,还是要靠扎实的打法。

石油机械产业,兴起和成长

石油机械并非石油开采。通俗来说,石油机械就是‌石油行业的“工具箱”,和石油的关系如同“锅和菜”,‌‌包括钻井用的钻机、油井设备,运输用的管道和储罐,海上开采石油需要抗风浪的钻井平台等,都属于石油机械的范畴。

金湖石油机械产业萌芽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的江苏省机械工业厅要在省内挑选一批石油机械加工企业,生产石油机械产品。金湖县通用机械厂争取到了部分产品加工任务,从初创时的十几人、四五间房屋、几台简陋机械开始,产量逐年提升。

1973年,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金湖通用机械厂得到了当时的石油机械工业部的看好,获得了技改资金70万元。此后,机械厂组织科技人员攻关会战,研制出平板阀、楔型闸阀等产品,成功跻身石油天然气机械设备专业定点生产厂家,开始全面发展石油机械产品的研发生产,与多家油田建立了合作关系。

上世纪90年代,机械厂持续进行技术革新,产品标准与国际接轨,在出口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改制为金石集团后,产品质量及产值进一步取得提升。近年来,金石集团被评为江苏省智能制造先进单位,还被工信部授予了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

金湖生产的石油机械销售20多国

截至目前,金石集团拥有铸造、锻造、热处理、特种堆焊、喷涂、精密加工、装配试验、油漆装箱八条生产线,形成年生产各类平板阀60000多套、各类井口采油树3000多套的生产能力。

由一棵树,到整片森林。

以链主企业金石集团为龙头,金湖石油机械产业集聚效应逐渐形成。数据显示,金湖现有石油机械规上企业50家,其中产值亿元以上企业9家。

产品类别方面,金湖已构建起覆盖油气井口装备及配套自动化仪表、专用线缆的海陆系列化产品体系,产品涵盖井口类、阀门类、井下工具(采油、注水、压裂等)三大类,具备从锻造、锻压、机械加工、热处理到产品总装、试验等全过程研制能力。金湖的采油树、采板阀等上百种产品畅销20多个国家或地区,出口销售额占比超65%。

由“代工车间”,到“标准制定者”。

科研创新方面,金湖石油机械企业长期与40余家国内外科研单位、高校,以及近百名高级专家紧密合作。金石集团建有省油气井口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石油机械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拥有国家级新产品5项,国家专利技术100多项。西派集团建成CNAS国家认可实验室。

可以说,金湖已成为国内最强“石油工具箱”之一。

迈向尖端,没有完成时

石油行业的不断发展,对石油机械的需求不断提升,技术进步也是必然。一方面,不仅要造得很快,用智能化设备尽量缩短开采周期,另一方面还要降低污染。

作为龙头企业的金石集团,一直在往高处爬,往深里走。“这么多年来,我们公司一直很重视研发,全力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比如超高压井口装置,这是整个石油行业链条上的一个小环节,却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关系到安全问题。我们的产品,目前已经在逐步实现对进口产品的替代。”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

金湖县石油机械龙头企业金石集团

进口产品的货期往往较长,一旦缺失某个环节的产品怎么办?“我记得西南有家企业,在缺货时,让我们来生产同款产品,在进口产品没到之前先顶上。结果用下来发现,国产的自主品牌产品质量并不输给进口产品。”该负责人表示。

而且和进口产品相比,国产的产品适应性更强,这也是一个优势。“我们可以接受客户产品的定制化,而且售后服务也很方便,性价比很高。”

走进江苏益马机械有限公司,厂房宽敞整洁,生产有序。热处理加工车间内,操作员只需在控制室里轻点按钮,自动化系统就会平稳、精准地将产品从电炉取出放入冷却池中淬火,过程高效流畅,且绿色环保。

智能仓储车间内,工人在隔壁屏幕上输入产品指令,系统即可根据所需货物的配件信息,自动将货物送至工人手中。“在县工信部门的帮助下,我们开启了智能化改造,生产销售等环节的效率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生产周期大大缩短。过去需要1~2天的工作,现在可能只需要1~2小时就可以完成。”公司创始人李益民说。

西派集团公司的智能车间,通过一物一码的管理方式,实现了对物料和产品的精准追踪和管理,工人通过平板接收工作任务和调取图纸,客户可登录专属账号实时查询原料采购和加工进度的功能。

西派集团,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有江苏省领导评价称,这样的智能化工厂,在苏南都难得一见。

澎湃新闻注意到,近年来,金湖先后出台了《金湖县工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金湖县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方案》,推动企业“向新而行”,实现产业链的提档升级。

打通产学研合作,是一大关键。金石集团与常州大学机械相关学科和科研团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政府对我们一直有引导和扶持,会主动问我们有没有碰到一些技术瓶颈,然后带着我们一起去寻找资源,联系人才,做很多协调衔接的工作,让我们很安心。”金石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政企合力,迈向尖端。

金湖,低调的“潜力股”

金湖县地处传统意义上的苏北地区,拥有苏北较低的土地价格优势,却有着比肩苏中甚至苏南的发展环境和理念。

金湖交通便利,距离南京、扬州、淮安直线距离都在100公里左右,到南京禄口机场、淮安涟水机场、扬泰机场都是1个多小时车程。金湖拥有年吞吐量1000万吨的金湖新港,正在建设的宁淮城际高铁在金湖设站,通车后金湖到南京的通行时间仅为28分钟,届时将正式融入南京“半小时通勤圈”。

金湖已连续五年荣评全国绿色发展、科技创新、最具投资潜力三个百强县,新入列新质生产力综合指数、发展潜力两个全国百强县。

近二十年前,在苏南产业向苏北转移的高峰时刻,金湖就喊出“坚决不引进污染项目,保护好金湖良好生态环境”,严格落实环保“第一审批权”和“一票否决权”,将环保达标作为引进项目的先决条件,先后拒绝掉重污染的亿元以上项目20多个。

这样的“生态留白”,也让当下的金湖尝到了甜头。

土地供给方面,金湖目前可提供工业建设用地3000余亩,且多为200亩以上连片地块,可谓“小县却有大空间”。

营商环境方面,金湖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建立了全方位、全链条、全配套的奖扶政策体系。全面推行项目建设“全程代办”服务机制,建立项目代办服务中心,为投资者提供从立项到竣工的所有审批手续免费代办服务。

金湖还在江苏省率先创新推行“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审批服务模式,工程建设项目平均审批时限压缩至37天,最短仅需1个自然日。另外,对5亿元以上项目实行县领导专班跟进,统筹用地、环评等要素保障。

通过“做得要比说得好、服务要比需求早”的理念,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金湖从土地供给到投产运营实行全程护航,打造“101%金质服务”品牌。

被低估已久的金湖,是时候释放潜能了。